春節(jié)是我國最熱鬧的傳統(tǒng)接節(jié)日,它標志著新的一年開始,經(jīng)常鑼鼓齊鳴、鞭炮聲聲,滿目都是喜慶的紅色,孩子們也會換上新衣服,歡快的走街串巷,為了慶祝春節(jié),小編準備了好看的2023兔年春節(jié)手抄報,一起動手畫一畫吧,畫好后還可以給小伙伴展示。
怎么畫春節(jié)手抄報
1、首先在畫面中寫上“春節(jié)”的文字,畫上波浪花邊,接著在旁邊畫上漂亮的煙花。
2、左上角畫一個文字框,下方是一個舉著三個紅包,看起來十分高興的小男孩,身后有大片云朵。
3、右上角畫兩個大燈籠,下角繼續(xù)畫一個文字框,再在周圍畫上雪人、云朵、煙花等元素。
4、來上色吧!文字涂紅色,文字背景涂黃色,燈籠用紅色涂,煙花涂各種不同顏色,雪人、云朵涂奶白色,人物頭發(fā)是褐色的,穿著藍色的衣服,戴著黃圍巾,身后的云圖涂黃色,再給紅包上色。
5、背景全部涂藍色,兩個文字框邊緣都用黃色涂,這樣大致的顏色部分就完成了。
6、最后我們在空白的地方畫上格子線,整理一下畫面,好看的春節(jié)手抄報就畫好了。
春節(jié)手抄報內容文字
春節(jié)手抄報畫好之后,就需要在里面填寫上文字內容了,要是同學們不知道填什么也不要著急,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部分資料,都是非常適合填寫進手抄報的,可以看一看。
一、迎春節(jié)習俗
春節(jié),即農(nóng)歷新年,是一年之歲首、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年節(jié)。俗稱新春、新年、歲旦、大年等,口頭上又稱過年、過大年。春節(jié)是漢族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,不過一般認為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。
1、臘月二十三:俗稱“小年”,“灶王爺上天”之日。
2、臘月二十四:撣塵掃房子,掃除日。
3、 臘月二十五: 推磨做豆腐。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,吃豆腐渣以表清苦。
4 、臘月二十六:殺豬割年肉。
5 、臘月二十七:宰年雞、趕大集,春節(jié)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。
6 、臘月二十八:打糕蒸饃貼花。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,后被紅紙代替。
7 、臘月二十九:上墳請祖上大供。
8 、大年三十:一夜連雙歲,五更分二天。
9 、大年初一:金雞報曉。晚輩給長輩拜年,長輩給壓歲錢。
10、 大年初二:金吠報春。親眷人家去拜年,東家留吃飯、西家排酒筵。
11 、大年初三: 肥豬拱門。女婿女兒回娘家拜年。
12 、大年初四:三羊開泰。灶王爺要查戶口,恭迎灶神回民間。
13、大年初五:艮牛耕春。五路接財神,東西南北中,財富五路通。
二、春節(jié)的象征意義
1、春節(jié)象征著辭舊迎新、祝福,團圓平安、興旺發(fā)達等。
2、春節(jié)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(tǒng)上的農(nóng)歷新年,俗稱“年節(jié)”,傳統(tǒng)名稱為新年、大年、新歲,但口頭上又稱度歲、慶新歲、過年,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(tǒng)佳節(jié)。
3、在春節(jié)期間,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(shù)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?;顒印_@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、祭奠祖先、除舊布新、迎禧接福、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,形式豐富多彩,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。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,屬于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(jié)的習俗。人們在春節(jié)這一天都盡可能地回到家里和親人團聚,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。春節(jié)不僅僅是一個節(jié)日,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、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,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(jié)和永遠的精神支柱。
三、有關春節(jié)的古詩
1、《除夜》白居易
病眼少眠非守歲,老心多感又臨春。
火銷燈盡天明后,便是平頭六十人。
2、《新年作》劉長卿
鄉(xiāng)心新歲切,天畔獨潸然。
老至居人下,春歸在客先。
嶺猿同旦暮,江柳共風煙。
已似長沙傅,從今又幾年。
3、《歲除夜》羅隱
官歷行將盡,村醪強自傾。
厭寒思暖律,畏老惜殘更。
歲月已如此,寇戎猶未平。
兒童不諳事,歌吹待天明。
4、《元日》王安石
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
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
5、《除夜》高適
乾坤空落落,歲月去堂堂;
末路驚風雨,窮邊飽雪霜。
命隨年欲盡,身與世俱忘;
無復屠蘇夢,挑燈夜未央。